大热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中的一句台词曾引发无数人落泪,也真切的传达了新时代家长们的心声,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当下唯一所求。
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关切程度变高,逐渐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,陪伴孩子户外活动、带孩子出游寻宝都成了日常必需项,长远来看,未来孩子将从事怎样的事业也是大事一件。
很多家长认为,未来的事哪会知道呢,孩子好好学习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方向,但是要耗费多少精力就不得而知了,其实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,从小做好职业启蒙,能让孩子少走更多弯路,树立更明确的目标。
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关注,河北沧州一位34岁的初中老师在毕业10年后选择重新高考,再次成为大一新生,此事一出一片热议。
当事人随后分享了自己的经历:她在大学期间主修工商管理专业,毕业后从事市场策划相关工作,最近三年在一所私立学校担任初中老师,在此期间进行了10个多月的在职备考。
本人表示决心重新高考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方面,考虑到自己目前就职的工作不够稳定,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来提升自己;另一方面,家里正好从事口腔医疗行业,为了更长远的职业发展,她决心深入学习相关知识。她的故事鼓舞了不少当下迷茫却又不敢重新开始、怯于试错的人,勇气值得嘉奖,经历却值得家长深思。
倘若我们的孩子在经历十几年苦读,对自己未来从事方向仍旧满目迷茫,只有在经历一次次碰壁试错后事业才走入正轨,需要付出多少精力?
孩子的试错机会是有限的,如果上文中的当事人从小接受了很好的职业启蒙,给自己树立了清晰的目标,并且对某领域深入了解、早做准备,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、能力所在,是不是会少经历些坎坷?
人生的选择是多样的,但有优秀的领路人,孩子的成长会更轻松惬意,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,是最合适的引路人。有效的指导督促对孩子未来事业方向和兴趣点挖掘有很大助益,能让孩子少碰壁。
去年有一则8岁女孩用模具跟着医生爸爸学习缝合手术视频火爆全网。
因为爸爸从事医生职业,耳濡目染之下小女孩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医生,爸爸看孩子喜欢,就借用一些模具教孩子专业的缝合操作,让其提前感受“做医生”的感觉、了解医生的工作,虽然视频中的操作并不规范,但很多网友都为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点赞。
未来孩子是不是真正成为一名医生我们不得而知,但每个梦想,都是从兴趣的火苗点燃开始的,加上孩子有身为医生的爸爸做引路人,未来成功的几率会更高。假若我们的孩子没有专业学术环境的熏陶、耳濡目染的浇灌,想要多一次试错机会,提早计划是最为稳妥的家庭教育法则,需要家长的精心指导才能助跑人生之路。
9月26日,北京市教委发布《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。调整后的科目分为以成绩呈现、以等级呈现、以合格/不合格呈现三种类型,现初二(八年级)学生将在2025年迎来“新中考”。有些家长认为不以成绩评估的科目不重要,实际上对孩子未来事业的选择有很大裨益。
孩子兴趣点挖掘的前提一定是他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广泛的了解,在做好全科阅读的基础上,职业启蒙从以下3点入手:
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,通过让孩子广泛全面的阅读来观察其喜欢的类目,如果喜欢天文相关书籍,借此机会引导:“你未来想做一名航天员吗?”并传递职业意识,让孩子知道到喜欢的领域可以成为一生的事业。
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网络检索获取相关信息,让孩子知道未来想要从事该行业是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,比如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,首要条件就是了解航天知识、其次身体素质一定要过硬等,让孩子尽可能获取更多职业信息,哪怕孩子未来因为兴趣转变职业目标,在此期间阅读过的资料获取的信息也会成为她储蓄的一部分“财富”,让孩子了解更广阔的世界。
有了目标就要制定实施的计划、树立短期目标,如孩子未来想成为一名历史学家,那么孩子的相关学科成绩就要随之提高,并且一直保持,可以以此督促孩子多阅读、多学习,需注意从短时—长期循序渐进的步骤制定计划,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。
家长们都经历过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过程,如果孩子从小通过家庭教育接受过良好的职业启蒙,到了那时也不会手忙脚乱、只会“轻装上阵”,孩子未来才更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