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落幕的全国两会对教育的讨论面面俱到,从科学教育到心理健康乃至未来人才的数字化培养都有所提及,讨论范围广但话题重心却从未离开“未来人才培养”。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培养筛选重视情理之中,培养方式依旧直指“阅读”二字。
国家推动全民阅读由来已久,但根据数据研究来看,关于我国儿童青少年阅读现状与需求,仍有84.7% 的中小学生在整体阅读方面存在困难,大部分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在阅读方面存在很多困难,从家长们的角度来说,虽然“双减”在继续,但是想培养优秀宝贝的心还是很焦灼,家长间肯定暗暗竞争、卯着劲提成绩,却都忽略了这点才是孩子脱颖而出的必经之路。
暗暗较劲没错,但很多家长对学习的理解认知仍停留在好好听课好好做作业,就一定能考得不错,只要考得好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、成就人生,可是根据几经改革和几代考生的验证来看,孩子们好好听课做作业能让分数过得去是一定的,想拔高还是难上加难,更不是未来赢得人生竞争的绝对保障。
(两会后教育部及政协发布的通知)
从去年教育部门主抓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建设,到各地的教育政策推进依旧向“科技强国”看齐,大方向是科技型人才才能成为占据金字塔顶那帮人之一,而科技型人才对孩子的学识、见识、以及专业能力等有着很高的要求。这些能力和知识肯定不是一日之功,想短时间速成也难于登天,只有孩子们在求学过程中日积月累,并将知识为己所用才能达到,这时候就对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。
家长们也可以观察身边阅读做得好的孩子,肯定不仅成绩优秀,而是各个方面都很拔尖:当我们的娃认识太阳的时候,读书多的孩子可以聊月球、可以聊飞船,当我们的孩子认识钱的基本单位时,读书多的孩子已经懂了汇率知道什么是换算,他们更不会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“死读书”,会展开联想记忆。阅读依旧是孩子们打好人生底色的最优途径,想教好孩子,阅读是一定要做也是必须做的事。
阅读对孩子学习成绩、认知能力和人格发育等有明显积极帮助已经众所周知,从两会后教育部官方公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“书香校园”名单来看,国家仍在倡导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,咱们的孩子再不做肯定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度。
(19世纪,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布罗卡氏区)
研究发现2-12岁是孩子学习的黄金阶段,更是阅读的最佳时机,这个时期读什么、怎么读都是有说法的,从挑选适合孩子读的优质资源到给孩子有效专业的指导,再到身体力行让孩子通过阅读成为优秀的引领者,都得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,既不能不给也不能只给不教,只有让阅读渐渐融入孩子的生活,才能成为他学习的一种方式。
当然,有很多家长表示,阅读嘛我们也想让孩子读,但是孩子不喜欢啊!事实上绝大一部分孩子不爱读书,也有家长的“锅”,家长没做好引导孩子自然是没辙。除了孩子不爱读的问题外,有调研报告对孩子们阅读困难进行归类,排名前三的依次是:不知道怎么选书、不知道读书的方法、缺少可阅读的书籍。
想要解决这些问题,单独依靠孩子自己肯定是无法“根除”的,没有专业的指导家长们也无从下手,这个时候,找到一把“金钥匙”至关重要。
想要做好阅读,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孩子的兴趣之门,让孩子先感受到阅读的乐趣,让他知道阅读不是一件无趣的事,过去有阅读意识的家长,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,就买了大量故事书、漫画书、绘本这些趣味性比较强的,指望孩子由此爱上阅读,久而久之那些自律性差的孩子,书是读了,但读多了言情小说这类书籍,一点知识没学进去不说,还耗费了大把时间,这个时候再想介入知识性较强的非虚构阅读扭转过来,怎么可能?
正确的做法是在学龄前可以借助故事等虚构类读物引入,让孩子先喜欢读书、不排斥,这个过程中再穿插一些生活常识啊、科学原理之类的书籍,让孩子简单了解一些知识,有这个学习意识,等孩子真正步入小学开始学科学习,增加非虚构阅读比例。此外,也不能让孩子因为喜欢研究星星,就只读天文类目的书,书与书是相连的,知识间的衔接关联也很密切,单一阅读只会成就无趣的“机械人才”,只有丰富的全学科、跨领域、主题式阅读才是孩子学习路上的“金钥匙”,让孩子适应新课标下全学科学习的新要求,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,成为有用之才。
教育部部长曾表示:未来人才必须积极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,主动拥抱智能时代。所以介入数字化阅读也十分必要,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会被电子设备荼毒,只要做好引导、把控阅读的度,新科技一定能够为我们提供助力。当孩子接入专业阅读指导,书读得够多够全够优质,思考得深度也足够,这些知识也会化身能力,成为孩子的“骨头”,支撑着他走得更远、变得出色。